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事迹材料

时间:2025-02-05 08:38:22
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事迹材料[此文共11365字]

第一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事迹材料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事迹材料

xxx,男,1950年11月出生。1987年当选为村民小组长,2014年当选王桥村村委委员,兼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城关乡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5年来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走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村头村尾,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到群众中去,及时

调解了各类民事纠纷和化解各类矛盾。他忠于职守,积极做好调解工作,为建立崭新的人际关系,维护当地社会稳定,终日操劳不息;他热爱集体,一心为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注了满腔热情;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了,展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一、勤劳实践,工作踏实

2014年10月怀着满腔热血和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到村里工作,任村里的村委员、村调解员。刚开始当任人民调解工作时,为了尽快熟悉业务,积极订购了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书籍,边学边干,虚心向老调解员、乡司法助理员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服务工作能力,增强依法办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比较快的把握了调解民间纠纷的方法和技巧,经过了几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取得了一些业绩。对人坦诚、为人严谨,工作踏实,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创造性的开展调解工作,对来反映情况的每位村民,热情接待,做好具体记录,每个民间纠纷案件都有书面材料。

二、尽职尽责,排纠安民

xxx同志做调解工作积极主动,非凡是担任调解员后,更是立足本职,尽责尽力。几年来,调解了家庭、邻里、婚姻、宅基地、争田水等各类民事纠纷60余起,防止了4起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避免了6人死亡,制止了2起群体性可能发生的械斗。群众说:“哪里有不安定的因素,哪里就有xxx的足迹;哪里发生了纠纷,xxx就出现在哪里。xxx的足迹和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稳定和安宁。”

为做好调解工作,xxx经常吃不好,睡不下,彻夜不眠。今年4月的一天傍晚,下着毛毛细雨,xxx正预备吃晚饭。一村民及讯赶来说,叶厝坑叶某兄弟争挖水沟快打起来,xxx顶着寒风,穿着拖鞋赶去。原来是叶某兄弟为争挖后山水沟,争论不休,互不相让,老人一气之下,拿来绳子要上吊。xxx急步跨进门,阻止了争吵的行为。先安置老人坐下,接着为他泡茶、点烟、煮蛋,然后具体询问纠纷发生的经过,针对问题,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耐心疏导,终于使他消了气,放弃了轻生的念头。xxx又继续作兄弟思想工作。最后兄弟两人根据xxx的调解意见,平心静气地解决了问题。待xxx回家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

二、耐心调解,维护稳定

调解工作不是单纯地和稀泥,平时在调解过程,稳定是前提。2014年10月,村民李某家建烤烟房,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工人王某从烤烟房墙头摔下至死,死者家属纠集几十个人,手持柴刀、锄头来到李家,眼看将发生械斗,xxx闻讯后,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在路上拦阻了王家的人,并说“这么多人去干什么,有事情好商量,不要一时冲动铸成大错!你们想过没有,发生命案要判刑的!”经过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和耐心细致宣传法律,王家众人才逐渐散,第二天,王家亲属又到李家吵闹,要求赔偿,弄得李家人食寐不安。xxx把这一情况及时向司法所和公安机关汇报了情况的发展过程,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和司法所展开调解,凭着自己对当事双方比较了解,积极地做双方家人的思想工作,讲明冲突的厉害关系,只有坐下来诚心诚意的调解和协商,才能化解这件突发事件。经过三天两夜的积极工作,使双方家人的态度明显改善,最终达成协议,也使受害家属得到了赔偿,这宗即将发生的恶性械斗就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真诚待人,冤解怨消

俗话说:“心诚则灵”调解人员诚恳的心情,诚意的举动是打动当事人的要害。

自从调解以来,常要求自己以真诚和关爱来感化人,村民陈某和江某两家是一对关系甚好邻居,你家有事我帮忙,我家有困你去办。去年,陈某家门口道路需要重新改建,两家为了道路出入问题,两人发生了口角,而且陈某还动手打伤了江某,一对好邻居变成了仇人。xxx得知情况后,首先把江某送到医院去医治,并且还三番五次到她家里看望她,用自己的真情稳定了江某的家人,同时主动找陈某谈心,使其熟悉自己的错误,并做了细致的工作,道路出入得到了很好解决,江某也获得了医药赔偿。

四、竭尽全力,预防纷争

叶厝坑全组十几户人家,历来就不大和睦,有几户更是远近闻名的“惹不起”,一天村两委开完会,要求近几天作好计生入户宣传工作,xxx刚走到叶厝坑路上老远就望见田畈上黑压压的人群,料定是发生什么事了。跑步赶到问明原因,原来是叶厝坑为引水浇灌田地,在毗邻谢厝组的地界上挖了一条过水沟。谢厝组的村民不同意,把沟填了起

来。为此,两组村民互不相让。这天,叶厝坑组二十多名劳力全部出动,谢厝组也发动三十多人,手持锄头、扁担、集结到叶厝坑组新开的过水沟旁预备械斗。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xxx面对千钧一发的形势,立即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声疾呼:“大家都是早相见晚相望的近邻,有问题要按照法律办理,何必动武呢?这样打死人是要偿命的,更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你们

都回去,引水的事我们两个组的组长商量处理。”听了他的话,两个组的村民都扛回了所有的械具。后来通过xxx的三番五次调节、撮合,不仅顺利解决了两个村民组的引水问题,而且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恩恩怨怨也烟消云散。

xxx还经常与三峡移民组群众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今后生活有何打算,引导他们种植烟叶、红豆杉和他们讲解本村规律和特点,为他们采取多种措施,筑牢矛盾纠纷的防线。定期对三峡移民组重点户进行摸排,及时做好转化工作。去年二月,在全组摸排出四个重点户、两个重点人。xxx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利用雨天和夜晚,走家串户,和他们拉家常、讲法律,叙述搞好家庭关系和邻里团结的道理及与本村村民和睦关系。xxx熬过了二十多个不眠之夜。嘴巴讲干了,喝口水;眼睛熬红了,揉一揉。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四个重点户变化很快,去年以来,这四户人家只与村争吵了两次,上访一次,全组另十几户人家,也都留下了xxx辛勤工作的足迹。

经过xxx同志的努力,全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观,各类案件明显减少,群众反映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村调委会连续二年被上级党委、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评为先进人民调解组织,xxx同志2014年被县司法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至2014年连续3年被乡综治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第二篇: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事迹材料

鞠躬尽瘁为调解 公平公正促和谐

**省沅**县沅**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向生霞同志主要事迹材料

向生霞,男,现年53岁,是一名来自沅**县沅**镇的基层调解员。参加工作37年,从事人民调解 ……此处隐藏7003个字……下面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平时发现的情况,及时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使小纠纷不致于酿成大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调委会工作阵地在基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谐发展是调委会开展工作的主旋律,中子镇调委会在化解大量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的各项工作,创造了一个“和谐发展”农村社会环境。积极参与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参与各部门的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及外来企业的环境整治工作。及时发现苗头,预早做工作 ,中子镇调委会还从小处着眼,在为村民调解了一件件不起眼的小疙瘩的同时,注重人与人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为中子镇创造了一个民乐村安社会环境。

四、标本兼治——调解治标、普法治本

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治“本”,调

解委员会把调解工作与“五五”普法相结合,以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为抓手,有效避免或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按照这一思路,调委会根据镇党委、政府“五五”普法安排,通过举办普法教育培训和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今年共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培训5次,共培训达800余人次。向村民、镇属各单位发放新《信访条例》5000余份,加深了居民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并开辟了法律知识专栏,利用宣传栏刊出了《反对邪教,幸福安康》、《信访条例》等,并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村民群众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依法办事上来。广泛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1、以法制培训为形式,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2、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村”活动。在11-12月份,组织对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培训面将达到90%以上;3、以化解基层矛盾为着力点,全面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从不同侧面开展十场以上“法律进社区”活动,将法律送到千家万户。4、以提高中小学生法治意识为重点,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5、以创建和谐企业为主线,开展“法律进企业、单位”活动。由于宣传到位,教育到位,有效提高了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和诚信待人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社矛盾纠纷的发生和群众集体上访,维护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宁。

中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多年来致力于人性化调解,有效化解了多起社会矛盾和家庭、邻里矛盾,社区的各类纠纷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4年全年只发生了各类纠纷14件,下降了70%,经调解的各类矛盾没有一件继续恶化和转刑案件,达成的协议无一件被法院予以撤销的,全部得到了双方的履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五篇: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事迹材料

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事迹材料

近年来,文苑路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本社区的实际,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矛盾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努力将各类矛盾发现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牢固构筑社区矛盾调解防线。近3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纠纷12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协议履行率达到100%,防止民转刑案件6件,全社区6年来无一民间纠纷激化。未发生因调解不当或调解不及时而使矛盾激化转为刑事案件发生,有效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一、健全调解网络,发挥保障作用

首先,加强社区调委会组织班子建设。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由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和辖区共建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社区调委会作用,并明确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调委会主任,同时配足配强调解干部。其次,建立健全调解网络队伍。目前,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12个调解小组,专职调解工作人员30人,调解信息员13人,并分别明确工作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调解员 “稳定器”、“融化器”的作用,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一经发现及时上报社区调委会,由社区居委会干部和义务调解员进行协调、处理,使社区群防群治的调解“区域网”的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落实三项措施,夯实民调基础

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各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首先从“防”字入手,做好三篇文章,全力预防纠纷发生。一是抓好调解人员培训,让他们首先成为法律“明白人”。坚持在每月25日,组织调解人员集中学习讨论和交流经验,让调解人员熟练掌握人民调解工作新的方针政策、纠纷调解常用法律法规、调解的方法与技巧。二是抓好社区居民的普法学习,利用集中培训、板报、标语、广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法律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三是强化纠纷排查和治理。组织调解人员每年年初开展民间纠纷专项排查和治理,年底开展冬季民间纠纷大排查,及早发现邻里、婚姻家庭、劳务等纠纷苗头,消除纠纷隐患。

三、完善排查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社区调委会强化社区矛盾排查工作,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小组,按照“依法调解、规范程序、灵活高效”的原则,坚持做到矛盾抓在萌芽前。同时社区调委会还成立了社情民意信息平台,由社区调委会主任牵头,定期召开议事听证会,架起了与居民联系的桥梁,发挥了纽带作用。在完善排查机制中,主要采用了“三排查”:首先,对重点人员定期排查。建立重点人员的结对帮教档案,坚持每月一次的家访、谈话,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其次,落实重点时期排查。在国庆、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有计划地全面部署纠纷排查,各小区主任担任信息员,做到防范在前,确保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及时平息。第三,对特殊性纠纷及时排查。围绕辖区内城建发展,水电改装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分析可能出

现的新的矛盾隐患,做到经常性摸排,掌握工程建设进展和居民群众反映状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及时掌握动向,有效地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四、突出工作重点,筑牢第一防线

社区调委会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上,紧紧围绕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讲求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到了 “四稳” 、“三急”。“四稳”即:对重大的矛盾纠纷受理时一定要稳;对时间间隔较长的矛盾纠纷受理时一定要稳;对政策有规定但当时无法律依据的纠纷受理时一定要稳;对有代表性的集体纠纷受理时一定要稳。“三急” 即:遇到突发性事件调处要急;遇到集体上访调处要急;遇到殴打、械斗调处要急。工作实践中,社区调委会实行矛盾纠纷首问责任制,凡投诉的矛盾纠纷,不管是否属于本社区调委会管辖,一律由社区值班居委会干部先受理,听取情况后主动向有关责任人和对口部门联系,从而较好地防止了对投诉案件的相互推诿、拖沓不管的现象发生。

在纠纷调处工作中,文苑路社区调委会切实做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由于人民调解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成绩突出,文苑路社区居委会201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先进居委会, 2014-201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高碑店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7月23日

《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事迹材料[此文共1136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