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打造品牌乡镇,培育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推动小城镇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既是山东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也是农村转型发展的创新实践。xx区xx镇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对品牌乡镇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扎实推进“资本、项目与人才进镇,创建各种品牌”,成为农村变革与发展的典型样本之一。
xx镇打造特色品牌乡镇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xx镇位于xx市南部山区,淄河上游,地处xx、沂源、莱芜三县市交汇处,近几年他们打造特色品牌乡镇的理念与实践为全镇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保证,已经发展成为鲁中山区的区域重镇与特色城镇。
顺应时代趋势,着力打造主题科学的乡镇品牌。xx镇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辖3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1万亩,镇内群山叠嶂起伏,生态环境优美。较长一段时期,却找不到具有时代特点、具有影响力的发展理念、方向和标识,闯市场没有名气,求发展特色不鲜明,走城镇化道路步履维艰,面貌改观较慢,是xx市较偏僻、封闭、落后的乡镇之一。近年来,该镇立足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从城镇化发展大势着眼,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全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提出加快建设有时代特色、发展活力足、创新能力强、有影响力的品牌名镇的思路,采取措施积极打造标识鲜明的 “有机农业镇、生态旅游镇、和谐新城镇”特色城镇,构建全镇科学发展的工作载体和平台,不断完善品牌建设,使镇域发展主题更加科学、内涵更加丰富,角色更加符合实际。近几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先后荣获“山东有机农业第一镇”、“省特色生态产业示范乡镇”“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级文明镇”等称号,被媒体称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发挥当地优势,以公司化运作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农村产业品牌。xx镇具备各类经济作物的生长条件,非常适合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具有打造品牌的条件。镇党委政府利用山水林田特有的资本条件及丰富的农产品种类,深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有机农业,突出抓好山、水、林、田、路和谐发展的农业综合开发,沿淄河流域建设了一条生态有机长廊,全镇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种有机农产品基地,打造出了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品牌。主要措施:一是以公司化运作促土地流转,扩大有机农业规模,采取多种形式共流转土地3万余亩。二是以公司化运作建基地,形成有机农业板块,加快建设各种有机特色农产品基地。三是以公司化运作创品牌,通过农业发展公司加大特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推介、包装和销售力度,全镇获得和正在进行有机认证(转换认证)农产品达到24个,形成了黄桃、蓝莓、韭菜、地瓜(花生)、苹果(桃)、黑木耳、小杂粮、红薯、金银花和元宝枫等为代表的特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全力打造出山东省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元宝枫种植基地、油松种植基地和鲁中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xx草莓、xx韭菜、xx山楂、xx蓝莓4个有机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正在扩大有机农产品品牌优势,力争1年内再争创5个国家级有机农产品认证,把xx镇打造成为xx市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积极培育提升,着力打造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品牌。优美自然环境和发达有机农业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度假休闲提供了良好条件。全镇以此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公司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建更多品牌。做法是以“走进xx镇,享受大自然”为主题,以生态、休闲、商务、体验、创作为理念,立足镇域资源优势,以节会为媒,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名镇。在创品牌过程中,积极强化品牌服务,着力延长品牌影响效应,以有机农业带动生态旅游业实现互动双赢。全镇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已完成生态观光路网建设80余公里,打造镇内万亩有机中药材、万亩有机林果、万亩有机蔬菜和万亩有机杂品等4大生态园区。通过自由采摘节、游山会、瓜王(花王)比赛、有机农业休闲观光游等形式,既使xx镇有机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凸显,又形成了以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森林景观、生态农业为主体的景观特色,成功举办xx镇生态旅游年、平安自驾游、首届蓝莓节、创建“山东省汽车自驾游示范基地”和“山东省摄影家协会xx创作基地”等活动,省市摄影爱好者和30余家新闻媒体前来采风,“走进xx镇,享受大自然”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圆满成功。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接纳来自市内外的自驾游、采摘游客人达7万余人次,形成了“有机农业带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业促有机农业”的良好发展模式。
强化政府服务,着力创建群众满意的农村转型发展品牌。农村发展向城镇化转型是我国社会变革的趋势,xx镇顺应这一趋势,努力创建品牌探索农业、农村与农民的转型。在2014年的发展计划中,有机农业发展项目达到31个,上半年开工建设的达27个,已累计投入资金8700万元。全镇涉及金银花、元宝枫、黑五类、杂粮、果品、蔬菜、蔬菜制种、地瓜、韭菜、桂花、养殖、农机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家。上万余农民中上万人加入“有机大军”,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再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同的是,他们身穿有(感谢访问Www.)机农业公司统一制作的工作装,与机关公务员一样实行着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度。如今,走进xx镇的群山之间,随处可见这些“农民工人”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61元。全镇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升。xx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及相关的生态环保工业,全镇企业达到63家,共安置劳动力8000余人,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9家,政府注重发挥和强化服务职能,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建设、节能减排、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2014年镇财政收入不足2014万元,2014年财政收入达到2867万元。大量资本和公司的涌入培植了取之不尽的财源。通过品牌建设,为建设新型工业镇、和谐新城镇打下了坚实基础。媒体总结说,是品牌引领农业向工业的巨大变革,是品牌打造出农民向市民转型的幸福家园。
xx镇创建地方品牌打造特色品牌乡镇的启示
xx区xx镇的实践,对品牌乡镇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靠品牌引领、实现科学发展、群众满意的新路子。从xx镇打造品牌乡镇的实践经验,我们得到以下有益启示:
一是乡镇发展必须重视特色建设,积极创建发展品牌。从xx镇的实践看,小城镇要发展为强镇、重镇、名镇,必须创建品牌,形成知名度与影响力。要把品牌理念植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品牌建设蕴含着丰富的时代需求、价值诉求与科学内涵。要立足发展优势,大胆探索,通过城镇化过程中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扬长避短,寻找主题科学、内涵丰富的城镇发展定位和角色担当,构建科学发展的工作载体和平台,努力发展打造标识鲜明的特色城镇,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品牌的实践性,提升品牌形象。从xx镇的实践看,创建品牌城镇,打造发展特色,要放在落实中央对农村与城镇发展的总要求和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来定位和推进,切实把创建品牌作为推动社会转型发 ……此处隐藏6088个字……生优秀的书法
习作;还在教室巧设板块,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努力地让每一栋教
室、每一面墙都能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给学生以美的熏
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并
让学生形成互学互比的局面。
(1)抓课堂,夯实书法课堂教育
艺术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我校严格执行
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写字课程、上足课时,并严格按照课程标
准、教材、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努力优化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使每一
个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2)打造课内外、校内外融为一体的书法课程内容多形式开展
学生乐于参加的书法培训活动,做到人人参加兴趣小组。学校整合二
课活动,利用我校二课活动开设的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和小组,通过
外聘辅导员和学校师资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兴趣小组的学习,不仅
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利用每天20分钟的写字时间,勤学苦练,
通过小组成果展示和学校集中展示促进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3)我校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学习,培养坚
韧的意志;定期举办书法比赛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期期创新。这
项活动,真正启到了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
造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5、多种活动齐头并进,推动书法特色创建的稳步提升
对书法特色创建,我校确立了“学科渗透,课堂为主,活动促进”的
原则。本学期学期活动如下:
(1)举办校内书法竞赛活动。每个月底,各班都会进行一次书
法初赛活动,优秀的和进步较大的作品将会在班级荣誉栏里展出。然
后由班级再把特别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并在校园的画廊里展出。
(2)举办师生书法考核定级活动。每学期,学校的书法定级小
组会对教师举行书法定级考核,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现场定级的办法。
学生的考核定级,一般由班主任负责定级。
(3)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
为了让书法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每学期学校都会在学生的课
堂作业中,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中展出。以此促成学生认真
对待自己的作业,为书法能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也
为学生在课后多练字、在作业上写好字完成了质的蜕变。
(4)评选校内“书法之星”。
每学期,我们会根据学生平时上交的书法作业质量,以及校内书
法竞赛成绩,作为评选“书法之星”的主要依据。对被评为“书法之
星”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照片在学校报里展示,以此提高学
生的荣誉感和练习书法的热情。
成绩面前,我们不会放慢前进和发展的脚步。我们相信,书法
教育会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中最为亮丽和最富个性色彩的亮丽风
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韩家井小学
2014.6
第五篇:树立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实践彰显品牌魅力.——宁波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创建工作doc1树立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实践彰显品牌魅力 ——宁波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宁波市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锤炼出了一批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党建人才队伍,夯实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也形成了一批服务成效明显、群众公认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产生了若干个模范践行“五带头”要求、思想业绩突出、师生公认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为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更为了不断地推陈出新,有效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宁波市教育系统按照“抓创新、出亮点、创特色、树品牌”的工作要求,在直属学校(单位)中开展了“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创建工作。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从树立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实践、彰显品牌魅力三个层面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建工作既特色鲜明、理念先进,又生动活泼、内容丰富。
一、特色做法:
(一)科学引导,精心实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各直属学校(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事业发展的要求,自找载体,自选主题,通过筛选、论证、提炼,遴选出1—2个能够代表本支部特色和工作
水准的品牌,充分发挥其在创建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通过完善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如宁波四中党总支以党员获得学习和发展为目的,以党员办刊为主体,尊重党员个性,发掘党员潜能,创建了党建电子杂志《阳光驿站●党员之家》,并以其为品牌提升党员素养,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党员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平台,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学校发展、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二)充实内涵,提升品质,不断强化特色党建的影响力。 注重对各直属学校(单位)特色党建创建过程的督导,要求各学校(单位)对照特色创建方案,不断深化提高,切实加强党建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使“一校一品”特色党建的内涵不断充实、品质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成立“一校一品”特色党建评选专家小组,对特色党建案例进行评选,并对优秀党建品牌创建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提高党建品牌知名度。目前,各县(市区)也纷纷在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主动借鉴各直属学校(单位)的成功经验,深入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创建工作。
二、工作成效:
学校(单位)对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创建工作认识日益清晰;基层党务干部通过品牌创建活动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在品牌创建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品牌的影响逐渐扩大;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正逐步凸显;党建工作“抓创新、出亮点、创特色、树品牌”的工作要求初步达成。
三、创新点:
“一校一品”特色党建创建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立足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提升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品牌创建有内容、有形式、有举措、有成效;重基础、重积累、重反思、重提炼、重创新;坚持与学校主动发展、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立、创先争优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创新、学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阅读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范文:乡镇团委特色工作
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特色工作调研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