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5-02-10 08:38:37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此文共13320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自己办辅导班的经历总结

一、实践目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自己办辅导班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为了检验下自己能否学以致用,锻炼一下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体会自己赚钱的喜悦。

二、实践内容:

1、办辅导班前的准备:(1)确定招收几年级的学生;(2)利用网络及借课本方式了解所教年级的学生要学什么,应该教什么;(3)选好授课地点;(4)制作和打印宣传单;(5)利用张贴和散发传单及广播的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要办辅导班。

2、辅导班开课:(1)备课;(2)教学;(3)作业(4)课间时间的安排。

三、实践报告正文:

当暑假即将来临时,大家都在讨论暑假里要干什么的问题。见面后互相问的问题也是,暑假有什么打算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暑假做着计划,好让暑假过的充实。每年,临近暑假时,学校到处都贴满了招工启示,都做出了这样那样的承诺,薪金方面着实充满了诱惑,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从来没有赚过钱的更是,因此,有不少同学就选择了去这些厂。一来自己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二来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收入,可以适当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说实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也确实不错。但唯一不足的是,这类厂招收的都是从事一些流水线工作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只是一种动作的简单重复。因此,我在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不去这些厂。而回家办自己的培训班,尽管我曾真的为那些不少的薪金而动心。一面是可以稳稳地赚钱,不用操心。一面却是所有的 事都得自己操心,而且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我到快放假时都还有点犹豫。 1

我害怕万一没办成功,不仅钱没赚到,而且还会成为村里人眼中的笑柄。尽管困难很多,阻力不小,但是我想不打无准备之仗。考虑到家里没有电脑,差资料不是很方便,我在快放假的几天里,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我打算教的年级的有关资料。也不知道有用没用,但是提前弄好,以防万一。这也算为辅导班做的第一步吧。接下来的事才是更关键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放假后一回到家我就开始我的开办辅导班计划。记得刚回到家,我告诉家人这个想法后。姐姐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原因是一、没经验,没有名气就没有生源;(我们镇上有好多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二、授课地址难找;三、招下学生后的安全等问题;四、小孩子比较淘气,不好管。但是妈妈是支持我的,妈妈一直鼓励我说,没事,就算真的办不起来,也应该试试看啊!正好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可以为以后打基础。爸爸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不过爸爸说如果能招下学生,他就给我找地方,找桌子凳子。在妈妈的大力支持和爸爸的强大后盾下,我还是毅然决定了要试试下,不管成功与否。

俗话说:“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就像我办培训班一样,我当初在学校想的是那么美好。我想不就是办培训班嘛,就是和一群小朋友玩玩,学学,没什么难的。我想在上课方面,我一个大学生了,就小学那点东西,我还不会。和小朋友玩,那更是没问题了,我性格好,不骂他们,不打他们,他们肯定就会喜欢跟我玩,就没什么问题了!授课地址和桌子凳子都有爸爸去张罗,这个我也不用考虑啦!这样一来,最大的困难就是生源问题了!这样一想,好像已经招下学生了,钱也赚到手了,和小朋友玩的也挺好。我开心极了,开始定开课时间,招收对象,具体上课时间,授课地址,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开始打印宣传单。宣传单是让同学帮忙做的,做得相当漂亮。我还给自己的培训班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阳光辅导班。这样,没过几天我就开始招学生了!我和爸爸一起在各个地方张贴了宣传单,又拖村里的广播员给广播了要办辅导班的事情。我定的开课时间是7月8号,可是一直到7月7号除了嫂子家的四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报名,我伤心极了,我差点都放弃了。没有学生,我去教谁啊?就在这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说运城的一个培训班招老师,问我去不去!我犹豫了,去那当老师既轻松又赚钱。而我自己办的培训班一点学生的影都没有。不

管怎么样,我7月8号必须去学校一趟,我告同学说,我8号早上给她回话。时间过得很快,8号很快就到了,早上起来,我怀着失望的心情来到学校。我是抱着放弃的决心去的,所以就没好好准备。到了学校,我只能等待,到了上课时间。班里来了十一个学生,话说也不少,但是里面亲戚就占一多半。我很会说那个心,我告大家,这是我们阳光辅导班的第一节课,也有可能是最后一节。我问了下小朋友,还想不想继续。不知道是顾及我的面子,还是真的向继续下去,总之,所有的孩子异口同声回答“想”。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觉得我要是一走了之,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于是,我回家就告诉爸爸妈妈,不管能不能赚钱,我决定不去运城当那个辅导老师了,一心一意搞好自己办的这个所谓的培训班。这样培训班就真的开始运作了。真的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真的开始教这些小孩时,我才发现,所有的事都是那么不易。小孩子的调皮是我事先无法预料的,尽管我想到小孩很淘气,但是现实是小孩的调皮比我预想的还要捣蛋好几倍。我总结了以下,是男生喜欢逗女生,女生喜欢哭。男生吧,我可以说说。但女生一哭,我就没辙了,说也不是,打也不是。小孩子的难管让我有了很大压力。但是更大的压力是由好几个年级,教学课程复杂,面对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碰过的课本,还有自己从来没有进行过教学,困难还是挺大的。但既然决定干了,就一定要干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抱着走下去的坚定信念,我继续了自己的阳光辅导班,没有将她扼杀在摇篮里。阳光辅导班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着,并一直到她结束。

通过这次自己办辅导班的实践,我有以下收获:

一、作为一名老师,你想要教学生一碗水,你就必须准备一桶水。原来一直听老师说这句话,但从来没有怎么样的体会。这次给学生上课,才真切地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给学生上课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是那么困乏,有好多想要说出来却无法表达。有时给学生讲一个知识时,想要和其他的联系起来,却很拿下手。这点警示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更加努力,自己必须有专业的知识素质,这样才能教好学生。

二、永远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尽管我办班前后准备的相对充分,但每天的知识准备依然存在不足,以致有时候上课出现不知道干什么的状况。一件事情即使已经准备

充分了,都还有可能做不好,因为“现场直播”时的突发状况是人无法预料的。正因为“现场直播”有突发状况,所以不仅要准备好,而且事先得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予以估计,做好对策。这样就不会在状况发生时,束手无策干着急。

三、一定要爱惜父母,挣钱真的很不容易。原来一想一个人多少钱,人多了就赚的越多。想的时候钱好像已经都装自己口袋了,特别好挣。可结果人没招几个,而且还特别难管,顿时就傻眼了,得出挣钱真的不容易啊!父母为了我们, ……此处隐藏9111个字……>

(六)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歧视问题是一直存在于城里孩子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之间的一大问题。歧视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起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们变得孤独、脆弱、敏感、多疑,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绪。在学校,如果受到本地同学甚至老师的歧视,更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巨大打击。这样极易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产生挫折感,导致厌学心理的形成。因为强烈的自卑感让他们紧紧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又因为内心极易受到伤害,他们就尽量避免与人交往,最终变得害怕与人交往。老师歧视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转学过来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成绩并不理想,还有可能是乡里孩子的有些习惯让他们无法接受。城里孩子歧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普遍是受大人的影响。歧视问题是不应该存在的。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歧视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所有孩子(包括城里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因为从小他们心里就产生了价值取向的偏差,不利于培养其良好的人格。

三、思考与建议

“让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出务工现象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外来务工人员为推动我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巨大而积极的作用。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创造健康的成长与学习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如下:

(一)从社会角度而言

1、提高全社会和各级政府对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的认识。如前所述,导致外来工子女就学难的重要原因除农民自身的经济困难和文化素质低外,城市人对外来务工者的歧视和偏

见、外来工流入地政府的畏难思想、以及相关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而排挤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民工子女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将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的问题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以确保包括外来工子女在内的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要把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与发展当地经济和改善当地社会治安结合起来考虑,解决了外来工的后顾之忧,对发挥其积极性,改善社会风气和整顿社会秩序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进一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消除“二元化”管理带来的弊端,逐步将户籍管理职能过渡为服务职能,并力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意识。带有身份色彩的户籍制度本来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甚至开始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理应改革。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取消户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限制,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强化基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登记和管理纳入街道和社区的工作范畴。

3、完善教育拨款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以满足外来工子女就学需要。外来人员流入地政府可以不按户籍生源拨款,而按在校实际人数对学校直接拨款,以鼓励公办学校接受更多的外来工子女就学。

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首先,应该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及时修改《义务教育法》,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其次,外来工流入地政府有义务为外来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机会,各地政府应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将外来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制订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取消不合理收费,对接纳外来工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予以补贴。同时外来工流出地要积极配合流入地政府的工作,禁止在办理转学和返回原籍就学手续时收取任何费用。

(二)从学校角度而言

1、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其来自哪里。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当老师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公平、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自卑感与孤独感。

3、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填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假期的教育空白期。

(三)从家庭角度而言

1、外来务工人员不仅应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应关注孩子的内心。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家长真正从内心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时,才能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得孩子身心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2、外来务工人员应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孩子而言是两者缺一不可。平时应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应主动与孩子所在的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从而可以更好地辅助老师的教学。再者,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应只强调孩子主课的成绩。家长应该注意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不应只是家务和疯玩。

3、对孩子的未来有合理的规划。“读书才是出路”这一观念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始被广泛接受。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有67.70%的外来务工人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继续深造。有24.62%的家长只希望任孩子自由发展。他们能读到什么程度就看他们自己了。只有

9.23%的家长认为孩子完成中学学业就可以外出打工,从而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从这足可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打算。但再规划中,应该多参考孩子本身的意愿,毕竟那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人生。

四、结语

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为实现他们的权利创造有利条件。既然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和运行已无法离开外来工的参与,我们就必须在城市规划、市政设施、文化教育、财政预决算等方面为外来工的长期存在作出制度上的合理安排。另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能否入学接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将对社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行知学校的校长黄鹤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中所提到的,谁都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见到一群“人数众多、却不具备社会主流价值观,既无知识、也无技能,身在城市、心却离城市很远的社会边缘性群体”。我想这足以说明确保外来务工子弟入学完成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

[1]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宋晓梦 外来工子弟义务教育须直面体制性问题

[4] 魏炜改革拨款方式有利民工子弟入学

[5]黄志城.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与参与[m].上海

[6] 何三畏. 教育公平,从取消“借读费”开始

推荐更多范文: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此文共1332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