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善于同党外干部合作共事(精选多篇)

时间:2024-10-22 17:11:34
党员干部要善于同党外干部合作共事(精选多篇)[此文共10200字]

党外干部如何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王丽玉

一、充分认识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必要性

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能力,光依靠党员干部还不行,还必须依靠党外干部。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掌握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而在知识分子中,党员仅仅占30%,还有70%是党外人士,而党外干部是这70%的代表人物。因此,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贯彻中共中央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需要。事实证明:各民主党派和党外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发挥得越好,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就越有帮助;反之,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走弯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新时期新阶段,尤其需要发挥参政党和党外干部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巩固新时期统一战线,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党外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好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

众的工作,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促进团结;需要党外干部及时了解情况,反映社会各界民众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帮助党和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党外干部是党外群众的代表人物,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党员领导干部不可替代的影响。同样的语言,由党外干部向自己所代表的群众去说,有时比党内干部说出来更容易被接受;同样的工作,由党外干部到自己所代表的群众中去组织和开展,常常比党内干部去做效果更显著。可以说,对党外人士是使用一小部分人,就可以影响一大批人。党外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需要。党外人士人才荟萃,与社会各方面有密切联系,党外干部是(请继续关注好 范文网www.)党外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到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可以在党外人士与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之间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既能在适时立法、深入普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上形成合力,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深入开展,又能强化各项执法监督机制,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勤政和廉政建设。

二、正确把握党外干部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名党外干部,除了要具有与党员领导干部共同的目标追求、行为准则之外,还应有一些基于自身身份的行为取向和角色定位。

(一)要确立好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把握好方向。要牢记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准确把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服从党的绝对领导、维护党的绝对权威为宗旨,即要体现党派特色,发挥党外干部优势,履行好党外干部职能;又要紧密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周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既不能因为自己是党外干部,而不受党性纪律的约束,搞特殊化;又不能因为自己是党外干部,而孤立于党组织之外,脱离组织。

(二)要把握好人生坐标。党外干部如果工作平庸、作风恶劣、腐化堕落,不仅会影响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党派形象,破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作为一名党外干部,要想得到组织信任、获得同事尊重、赢得群众爱戴,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职责范围内创造出领人信服的业绩处,更重要的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只有胸怀坦荡、心底无私、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心理健康,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效力。要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公认”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自觉向着这一目标奋进。

(三)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党外干部不仅要依法、高效地履行岗位职责,还应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一要处理好对上、对下的关系。对上,要积极工作,作好参谋和助手。要做到服从而不盲从、尽职而不谋权、善断而不武断、补台而不拆台,既要敢于独立负责、处理好分管的事务,又要注意在重大事项上及时沟通和请示汇报,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对下,要主动承担责任,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既不求全责备,又不以偏概全,推功揽过。二要处理好和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要重视与班子成员的沟通、协调、配合,增进同志间的感情,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努力创建和谐班子,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集体威信。三要处理好保持一颗进取心和平常心的关系。在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个人利益上保持一颗平常心,低调做人,以诚待人,平易近人。

三、党外干部的努力方向与重点

(一)坚定信念,增强政治把握能力

要坚定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与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有政治敏感性,遇事要善于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处理问题,要从大局发发,无论何时何事都要维护稳定团结这个大局。

(二)坚持学习,增强政策运用能力

党外干部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只有做到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协助党和政府多做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体察民情,增强调查研究能力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党外干部只有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工作,选好题目,认真搞好调研、发挥自身智力优势,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才能真正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党外干部只有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可能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向党委、政府反映什么,从而使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更能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把好事办在群众必坎上。

(四)深思熟虑、增强开拓创新能力

党外干部提高开拓创新能力,首先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其次,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第三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各自实际,综合考虑本地资源配置和科学规划,以现代 的观念谋求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本地区的率先发展。

(五)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首先,人品要端正。要树立一身正气做人、一尘不染做官、一丝不苟做事、一心一意为民的良好信念;第二,内功要练实。很多党外干部是从专业岗位上转到行政岗位上的,对这些同志来讲,行政管理就是弱项,要加强“补课”,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抽象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此处隐藏5535个字……求,就提供什么服务。有的大学生村官才进村时,群众不认可,就是不能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让你写个起诉状,不会;让你预测什么农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不懂;让你提供个好的致富项目,没有;让你解释一下党的有关政策,不清。这样的联系,联系不联系一个样。联系群众,就是群众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就能提供什么。群众需要致富信息,能够结合村情实际和市场前景提供;农产品销售有困难,党员干部能够帮助销售;群众外出打工,能够根据群众技能状况,提供相关信息;群众需要法律援助,能够帮忙提供专业帮助。

党员干部要善于联系群众,不要忙于联系群众。善于联系群众,就是超前谋划,什么时候为群众办什么事,在群众提出前,就能够想到、提供服务。忙于联系群众,就是出了事,去救火。表面看来,也是为群众,但往往是应付。群众心里想什么,不知道;需要什么,不清楚;盼望什么,不明白。善于联系群众,事半功倍;忙于联众群众,事倍功半。善于联系群众,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着眼人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人民群众赞成什么我们就鼓励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

三、要弄清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帮富,不是添乱

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帮助群众找到富裕途径,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群众都富裕。但是,由于文化不同、技能不同、本领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群众富裕的难度也就不同。有的难度大,有的难度小。有的依靠自

身力量就能富裕,有的就需要外力推动才能富。党员干部尤其要注意联系那些富裕有困难的群众。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也要根据党员干部实际情况相应联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胡乱搭配。要文化程度高的联系文化程度低的,政策精通的去培训,擅长演讲的去宣传,组织能力强的攻克大项目,有特长的传授技能,从事法律工作的为群众普法。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直接联系群众。对于群众来说,就是文化低的补文化,没有技能的学技能,年龄大的、离不开家的开小店,有年龄优势、创劲大的去经商,擅长种植的搞大棚,擅长养殖的搞特种养殖,擅长公关的成立中介,擅长营销的搞物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共同富裕的部署,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双包双联”制度和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包联富裕难度最大的农户,乡科级领导包联富裕难度较大的农户,一般党员干部包联富裕难度较小的农户,用这种方法促进共同富裕。

四、要强化联系群众的途径,是直接,不是间接

老百姓常说,干部文化程度高了,嫌我们程度低了;坐的车好了,嫌我们脏了;通讯手段现代了,见我们少了。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说,农村情况我很了解,不需要再深入农村、联系群众了。只要在网上查一查,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够搞出“高端设计”。这种把群众工作简单化的倾向必须克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法子,去解决所有问题。直接联系群众,能够改变目前“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机关对支委、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领导对群众、干部对群众、机关对群众、文件对群众、会议对群众的工作方式,建立干部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工作在群众中开展的机制。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领导要带头,身入心更入。不能以副职代替自己,以他人代替自己,以秘书跑一趟代替自己。其他党员干部更不能间接联系,以打电话代替直接联系,以听汇报代替深入基层。要克服“三种现象”:上级强调联系时,就去群众家中走一趟,不强调了,就忘记所联系的对象了;工作闲了去联系,工作忙了就忘记了;群众有事找上门来,就解决一下,群众不找就不去。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蹲点调研,带头住村,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撰写民情日记,听取群众意见,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更要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到村,不搞层层陪同,不劳民扰民,不蜻蜓点水走过场。

为了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壶关县委已经明确规定,把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选拔、使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提拔任用时,全面考察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视其结果决定是否提拔任用。对于在“双包双联”活动和“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中做出出色成绩的党员干部,予以重用。

第五篇:党员干部要善于“守静”

党员干部要善于“守静”

时间:2014年06月28日 12时10分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谢清泉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静”是一个人品性修养、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戒子书》中写过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是“静”?“静”是一种理智,是自我克制、自我提高的“法宝”。“守静”就是保持无贪、无欲、无求,心静如水的一种平淡之心、淡薄之心。有的同志会说:这是不是成了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无所谓得失,无所谓生死的禅语?还有的同志会认为这正是孔子所鼓吹“天之道利而不寒,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消极观点。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静”是相对欲而言,“守静”就是守住自己的思想意识,守住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守住做人的道德、为官的准则。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怎样活着才有价值?这是每一个人都始终面临着的、必须作出明确回答的人生大课题。共产党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做贡献,并在为此奋斗的过程中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守静”,也就是要守住自己的思想“阵地”,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守住为官的根本,守住做人的原则,也就是要管住自己,约束好自己。常言道:心不静则欲不止。能不能“守静”,能不能守住自己,保持一种平淡之心,这是检验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尺度”。善于“宁静”,也是善于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管住自己。“守静”,是一种风范,一种品德,也是自我斗争,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防止党员干部变质、“翻车”的必要手段。在当今世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的侵蚀,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我们党员干部能不能“守静”?能不能保持青松的挺拔,水的纯净?能不能守住心灵上、思想上这块“净土”?这是判断我们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根基牢不牢,判断我们政治立场坚不坚定的有效“试题”。新中国第一大奇案中的刘青山、张子善和前不久的贪污犯文强,以及亿元贪官原苏州副市长姜人杰等等,正是因为他们在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面前不能“守静”,被金钱、美色一拉下“马”,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表明,学会“守静”,善于“守静”,始终保持一种平淡之心,经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是党员干部为官做人的根基,也是保持不变质和不褪色的强大武器。

欢迎阅读其他精彩文章:

领导干部必须能共事

领导干部要善于开会

组工干部要善于“四看”

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

领导干部要善于破解难题

《党员干部要善于同党外干部合作共事(精选多篇)[此文共102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